欢迎来到 言情小说网

言情小说网 > 都市言情 > 隆万盛世 > 1150南京官场

底色 字色 字号

1150南京官场(2/4)

娓娓道来,“开国之初设起居注官,每日在皇上左右伺候,记录其言论活动,实为古代左史记事、右史记言之制。

    及后定官制,始设翰林院修撰、编修、检讨等官,盖以记载之事重要,故详加设官,原非有所罢废。

    值自职名更改之后,遂失朝夕记注之规,以致历朝以来,史文缺略。

    近来纂修《实录》,吾等为总裁,凡所编辑,不过总集诸司章奏,稍加删改润色,剪裁成编。

    至于仗前柱下之语,章疏所不具裁者,即有见闻,亦无一增入。

    对于海内流传的稗官野史之书,欲于采录,又恐失真。所以大经**,实多所未备,凡此皆由史臣之职废而不讲所致。

    今宜申明史职,以复旧制,令日讲官一人按日轮班,专记注皇上起居,兼记录谕旨、诏赦、册文等项以及内阁题稿.”

    张居正话里的意思就很明确了,要重设起居注官,每日讲官轮值,当值时就负责记录皇帝起居、言行及处理政务等。

    起居注,是中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,该史书体例由东汉明德皇后开创。

    顾炎武在《日知录》中讲:“古之人君,左史记事,右史记言,所以防过失,而示后王。记注之职,其来尙矣。”

    从汉以后,几乎历代帝王都有起居注,但流传下来的很少,主要因其一般不外传,仅作为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。

    可见,其实起居注真正的意义,就是在于张居正刚才所说编撰《实录》。

    而之前几位皇帝,并没有复设起居注官,所以张居正才说修编《实录》,就是以各部章奏汇总编撰,与其说是《实录》,不如说是朝廷章奏汇集。

    而所谓皇帝言,也就是皇帝在奏疏上的批红之言,肯定是不合适的。

    《起居注》是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,不少人觉得史官会寸步不离皇帝,详细记录其一言一行,特别是后宫私密。

    不过在真实历史中,各朝的皇帝们是不可能真的让臣子去写这么八卦劲爆的日记的。

    皇帝在后宫的生活,应该不是起居注官记录的,而是太监所记《内起居注》。

    所以,记录皇帝日常生活的居注,应该有《起居注》和《内起居注》两本书。

    现在皇帝年幼,《内起居注》自然是谈不上,要不该张居正管,宫里还有太后在。

    过现在张居正重提《起居注》,魏广德和吕调阳都是对视一眼。

    明朝皇帝,或者说中国历代大部分皇帝,其实对《起居注》都不怎么上心。

    起居注兴起于周,春秋时期随着记史理念的成熟,对帝王言行的记录才开始从礼乐活动向其理政活动方面扩展。

    两汉时期,开始将相关档案、记录独立成文,即《汉著记》。

    到东汉后期,“起居注”这个词才正式出现于历史中。

    《起居注》发展这么缓慢,主要原因是西周之后,帝王们普遍不重视这个东西。

    首先,随着“礼崩乐坏”以及“凭拳头讲道理”,礼乐规范对王朝、社会的约束力越来越弱。

    相应的君王相关活动的教化作用也日趋于无,坚持相关记录的动力自然就不足了。

    其次,古代帝王基本都是轻易不见臣下并且不向臣下直接表露观点。

    主要目的是通过难以被亲近和琢磨,营造神秘感,进而去增强皇权的威仪。

    而记录皇帝言行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这种神秘感,所以帝王普遍不热心或者抵制这个。

    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情况又发生了变化,因为皇权开始式微了。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嫡女重生归来,假白莲彻底慌了 文字通晓,探索副本 医者的自我修养 [清穿+红楼]大清富贵闲人 [原神]我真的没想当反派 穿成极品老妇后,我成全家顶梁柱 首辅娇娘超旺哒,被全家争着宠 仙子别怕,我是瞎子 作为太监,我一点也不想长生不死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